七月的阳光洒满西安大地,我们一行人在中华母亲讲堂西安讲堂主任魏玮和陕西讲堂秘书长张露丹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秸秆代木西安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参观考察。此次旅程不仅是一次绿色科技的探索之旅,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体验。
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国秸秆代木西安产业基地,这里是秸秆产业研发实验与现代环保理念融合的典范。在展示墙前,我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秸秆材料如何从田间走向市场,成为替代木材的重要资源。墙上“秸秆缔造未来新材料”的标语格外醒目,象征着农业废弃物的华丽转身。
“行二代”队长壹宝同学给团队成员们讲秸秆产业故事以及相关秸秆产品应用。
随后,我们在荣誉满墙的会议室中合影留念,这里记录着团队多年来在秸秆全产业链研发领域的成果与突破。展柜中陈列的专利证书和秸秆产业相关产品,见证了这项技术从无到有、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历程。
下午2点,我们来到了终南山下,鄠邑区西安母亲讲堂祖庵讲堂基地。因为今天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在乡村开启母亲教育的新领地。这是2025年6月12日当天,中华母亲讲堂发起人刘冰先生、中国国史研究员、中华诗词基金会、中华爱国主义文化进校园委员会成员刘建东同志,陕西金禾秸秆全产业链创始人、秸秆工匠贺新民同志,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母亲讲堂主任周艳红、祖庵镇石佛寺驻村姜书记、又见东篱民宿周总、金河秸秆产业研究院院长魏玮共同商讨确认的,集农村秸秆产业十国学文化十绿色康养为一体的可以落地的乡村振兴的组合拳。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已建成的两个椭圆型的小楼,在终南山下、在秦岭龙脉前,在蓝天白云印衬和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我们一起站在门前合影,欢声笑语中传递着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里不仅是母亲文化、康养基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更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这趟旅程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秸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带着这份感动与启发,我们继续前行在环保与文化传承的路上。